手機版
您的當前位置:金馬文秘網 > 專題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3篇(全文完整)

2023年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3篇(全文完整)

來源:公文范文 時間:2023-03-05 15:10:11 推薦訪問: 養老 養老保險 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1

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1  養老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組成部分之一,是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著力點,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建立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是我縣養老服務業必然趨勢?,F就我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參考。

2023年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3篇(全文完整)

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1

  養老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組成部分之一,是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著力點,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建立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是我縣養老服務業必然趨勢?,F就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作如下報告:

  ——人口老齡化趨勢逐年增加。我縣轄9個鄉鎮,94個行政(社區),全縣現有60周歲以上老人22139人(其中80周歲以上老人有3367人,90周歲以上有217人,100周歲以上有21人)。占全縣總人口12.79%,我縣已完全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超過國際60歲以上占10%的規定),預計“十三五”末老齡化將達16%以上。

  ——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初步改善。近年來,我縣在上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縣委*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和項目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縣共建有敬老院40個,床位593張。其中,縣級福利院1個,床位120張;鄉鎮敬老院7個,床位164張;村級五保村32個,床位309張,現實際入住五保老人369人,入住率為67%,集中供養率為37.3%。我縣從經費落實、工作人員培訓等方面提高管理水*,養老服務機構功能進一步完善,服務水*進一步提高。

  ——老年人福祉得到明顯提高。20xx年我縣出臺高齡補貼政策,對80歲以上100歲以下的高齡老人進行生活補貼,每月補貼費為80和120元,對100-109歲的長壽老人,每月補助費為500元,110-119歲長壽老人每月補助費為1000元。每年重陽節、春節都對長壽老人進行慰問,并發放300-500元的慰問金。

  ——老年服務日常工作逐步強化。通過廣泛深入地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____自治區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在全社會營造敬老、助老、愛老的良好氛圍。通過發放老年證,讓70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全縣還建立了36個農村基層老年人協會,為他們提供健康娛樂活動和場所,促進了老人的身心健康,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

  近年來,我縣養老服務業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存在著與人口老齡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的突出問題,因此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研究,切實加以解決。

  ——社會認識程度不夠,存在養老誤區。目前,我縣養老服務機構入住主要是農村五保戶、城鎮“三無”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全縣仍以家庭養老為主,絕大多數老人尚未形成選擇機構養老或社區生活照料的自覺意識,因此入住率不高。

  ——養老服務供需結構不合理。從我縣養老機構床位數供給情況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僅30張,達不到區*的目標要求。由于資金缺乏,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功能不完善,服務設施功能不配套、服務質量不均衡。目前,全縣還沒有一所功能完善的養老服務機構,大部分鄉鎮、村沒有老年活動場所,現有老年活動室大多與會議室、黨員活動室等場所一室多用。從需求情況看,因老齡化發展迅速,傳統家庭養老功能卻日益弱化,老人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因此,我縣目前的養老服務的供需矛盾還很突出,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單一。目前,我縣社區養老服務還沒有啟動,服務網絡結構單一,服務設施不完善,不規范,僅僅限于生活服務和日常照料,在飲食、衛生、醫療方面遠遠滿足不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只靠社會養老機構一只“手”要做好養老服務這塊工作難度還很大。全縣還沒有一家民辦養老機構,很難使社會化養老業有快速的發展。

  ——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滯后 。我縣各鄉鎮養老院、養老機構的管理人員都是臨聘人員,專業化水*比較偏低,服務人員均未取得相關執業資格證書,缺少真正了解老年人有效需求的人才,不能很好地為老年人在醫療、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方面服務。

  ——養老保障體系不健全。我縣的養老保險工作雖然在積極推進,但還沒有很好的與五保供養、城鄉低保等制度有效銜接、配套。老年人的醫療保障體系也還不完善,老年人的健康教育、醫療保健服務等方面沒有有效開展,老年人健康檔案尚未建立,老年服務產業發展嚴重滯后,按照區*要求:今后的重點是發展居家養老服務,而我縣目前還沒有一家正式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文化娛樂場地嚴重不足,設施不夠健全,資金普遍缺乏,影響了老年人參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

  我國是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又是一個急劇快速老齡化的國家。全國60歲以上人口為2.1億,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5.5%,到20xx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19.3%。而我縣目前60歲以上老人達12.79%,到20xx年將達到1*9%。針對我縣養老服務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ㄒ唬┨岣咚枷胝J識,全力營造社會養老的濃厚氛圍。一是成立相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和

  辦公室。統籌社會養老服務發展的組織協調、檢查指導、總結經驗等工作,充分發揮我縣榮獲*“長壽之鄉”的大好時機,結合巴馬國際長壽旅游圈大開發的機遇,適時制定我縣養老服務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把__大橋頭一帶和__打造成__長壽養生基地),制定老齡工作考評機制,將老齡工作納入縣直各單位和各鄉鎮的重要議事日程。并納入年終考評體系。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與發展養老服務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的宣傳活動,與文明社區、文明家庭創建等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在全社會樹立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良好社會風尚,大力營造社會養老、敬老的濃厚氛圍。

 ?。ǘ┱w制定養老專業規劃,把__和__天湖列入養老養生渡假區。

 ?。ㄈ┩晟葡嚓P政策,推進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加快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加大社會籌集和財政投入力度,鼓勵社會組織、民間組織進行社會養老服務。一是推進公辦示范性養老機構建設。利用我縣生態扶貧移民搬遷試點建設為契機,采取新建、改擴建、購置等方式,在城區建一所公辦示范性養老機構,委托各類專業化、非營利性社會組織負責運營管理。要加大對農村敬老院的改造力度,整合現有學校、醫院等資源,努力將農村敬老院改造成功能、設施完善的養老服務中心,同時利用國有資源興辦的農村敬老院,依法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在滿足優撫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城鎮“三無”老人和低收入高齡、失能老人服務需求的同時,面向全體老年人,開展延伸性服務、有償服務、上門服務等,也可以借鑒“幸福大院”“互助幸福院”等模式,倡導鄰里互助、老年人之間互助。二是大力支持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通過土地指標傾斜、稅費優惠、資金補貼、信貸支持等政策,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民間組織、慈善機構以及個人等社會力量,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興辦養老機構。

 ?。ㄋ模┙∪晟凭蛹茵B老服務網絡。引導和支持建立以企業、機構為主體,社區為紐帶,滿足老年人各種服務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鼓勵和支持社會投資興辦以老年人為對象的老年生活照顧、精神慰藉、家政服務、心理咨詢、康復服務、簡單就醫、水電維修、緊急救援等養老服務業,為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

 ?。ㄎ澹┘訌姳O督管理,注重養老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建立健全行業管理制度。研究制定適合我縣實際的《養老服務機構管理辦法》等,明確服務內容、服務要求、服務形式,推動養老服務和管理的規范化建設。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管工作,建立健全行業準入、投訴受理以及推出機制,提高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水*。二是注重養老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等職能部門要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門人才。依托職業學校和養老機構建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加強老年護理人員專業培訓,對符合條件的參加養老護理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從業人員按規定給予相關補貼。對在養老機構就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執行與醫療機構、福利機構相同的執業資格、注冊考核政策。在養老機構和社區開放公益性崗位,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從事養老服務。

 ?。┒啻氩⑴e,建立健全養老保障體系。一是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建立“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做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與五保供養、城鄉低保制度的銜接、配套,確保將城鄉符合低保條件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實現應保盡保并認真落實各類措施。二是建立完善老年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制度,開設老年??坪筒》?。大力建設醫療保健站和康復護理中心,向老年人提供優質低價的服務。落實老年人就醫優先、優惠的政策。逐步完善以醫療*門為指導,以醫療衛生設施為支撐,以醫務工作者為主的縣、鄉(鎮)、村(社區)老年醫療預防保健體系。三是建立完善老年文體教育體系。廣泛開展老年文化活動,加大老年文化宣傳工作力度,利用“重陽節”等老年人節日,組織老年人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加快老年協會、老年體育協會、老年活動中心等組織建設,活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加大*投入力度,推動養老服務業深入發展。對于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站,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縣財政對其設備購置和運行要進行補貼。五是建立農村敬老院運行經費及五保老人保障標準增長機制。全力推動養老服務業規模壯大、水*提升。

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2

  養老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組成部分之一,是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著力點,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建立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是我縣養老服務業必然趨勢?,F就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作如下報告:

  ——人口老齡化趨勢逐年增加。我縣轄9個鄉鎮,94個行政(社區),全縣現有60周歲以上老人22139人(其中80周歲以上老人有3367人,90周歲以上有217人,100周歲以上有21人)。占全縣總人口12.79%,我縣已完全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超過國際60歲以上占10%的規定),預計“十三五”末老齡化將達16%以上。

  ——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初步改善。近年來,我縣在上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縣委*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和項目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縣共建有敬老院40個,床位593張。其中,縣級福利院1個,床位120張;鄉鎮敬老院7個,床位164張;村級五保村32個,床位309張,現實際入住五保老人369人,入住率為67%,集中供養率為37.3%。我縣從經費落實、工作人員培訓等方面提高管理水*,養老服務機構功能進一步完善,服務水*進一步提高。

  ——老年人福祉得到明顯提高。20xx年我縣出臺高齡補貼政策,對80歲以上100歲以下的高齡老人進行生活補貼,每月補貼費為80和120元,對100-109歲的長壽老人,每月補助費為500元,110-119歲長壽老人每月補助費為1000元。每年重陽節、春節都對長壽老人進行慰問,并發放300-500元的慰問金。

  ——老年服務日常工作逐步強化。通過廣泛深入地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xx自治區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在全社會營造敬老、助老、愛老的良好氛圍。通過發放老年證,讓70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全縣還建立了36個農村基層老年人協會,為他們提供健康娛樂活動和場所,促進了老人的身心健康,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

  近年來,我縣養老服務業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存在著與人口老齡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的突出問題,因此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研究,切實加以解決。

  ——社會認識程度不夠,存在養老誤區。目前,我縣養老服務機構入住主要是農村五保戶、城鎮“三無”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全縣仍以家庭養老為主,絕大多數老人尚未形成選擇機構養老或社區生活照料的自覺意識,因此入住率不高。

  ——養老服務供需結構不合理。從我縣養老機構床位數供給情況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僅30張,達不到區*的目標要求。由于資金缺乏,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功能不完善,服務設施功能不配套、服務質量不均衡。目前,全縣還沒有一所功能完善的養老服務機構,大部分鄉鎮、村沒有老年活動場所,現有老年活動室大多與會議室、黨員活動室等場所一室多用。從需求情況看,因老齡化發展迅速,傳統家庭養老功能卻日益弱化,老人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因此,我縣目前的養老服務的供需矛盾還很突出,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單一。目前,我縣社區養老服務還沒有啟動,服務網絡結構單一,服務設施不完善,不規范,僅僅限于生活服務和日常照料,在飲食、衛生、醫療方面遠遠滿足不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只靠社會養老機構一只“手”要做好養老服務這塊工作難度還很大。全縣還沒有一家民辦養老機構,很難使社會化養老業有快速的發展。

  ——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滯后 。我縣各鄉鎮養老院、養老機構的管理人員都是臨聘人員,專業化水*比較偏低,服務人員均未取得相關執業資格證書,缺少真正了解老年人有效需求的人才,不能很好地為老年人在醫療、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方面服務。

  ——養老保障體系不健全。我縣的養老保險工作雖然在積極推進,但還沒有很好的與五保供養、城鄉低保等制度有效銜接、配套。老年人的醫療保障體系也還不完善,老年人的健康教育、醫療保健服務等方面沒有有效開展,老年人健康檔案尚未建立,老年服務產業發展嚴重滯后,按照區*要求:今后的重點是發展居家養老服務,而我縣目前還沒有一家正式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文化娛樂場地嚴重不足,設施不夠健全,資金普遍缺乏,影響了老年人參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

  我國是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又是一個急劇快速老齡化的國家。全國60歲以上人口為2.1億,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5.5%,到20xx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19.3%。而我縣目前60歲以上老人達12.79%,到20xx年將達到1*9%。針對我縣養老服務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ㄒ唬┨岣咚枷胝J識,全力營造社會養老的濃厚氛圍。一是成立相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和

  辦公室。統籌社會養老服務發展的組織協調、檢查指導、總結經驗等工作,充分發揮我縣榮獲*“長壽之鄉”的大好時機,結合巴馬國際長壽旅游圈大開發的機遇,適時制定我縣養老服務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把__大橋頭一帶和__打造成__長壽養生基地),制定老齡工作考評機制,將老齡工作納入縣直各單位和各鄉鎮的重要議事日程。并納入年終考評體系。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與發展養老服務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的宣傳活動,與文明社區、文明家庭創建等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在全社會樹立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良好社會風尚,大力營造社會養老、敬老的濃厚氛圍。

 ?。ǘ┱w制定養老專業規劃,把__和__天湖列入養老養生渡假區。

 ?。ㄈ┩晟葡嚓P政策,推進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加快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加大社會籌集和財政投入力度,鼓勵社會組織、民間組織進行社會養老服務。一是推進公辦示范性養老機構建設。利用我縣生態扶貧移民搬遷試點建設為契機,采取新建、改擴建、購置等方式,在城區建一所公辦示范性養老機構,委托各類專業化、非營利性社會組織負責運營管理。要加大對農村敬老院的改造力度,整合現有學校、醫院等資源,努力將農村敬老院改造成功能、設施完善的養老服務中心,同時利用國有資源興辦的農村敬老院,依法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在滿足優撫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城鎮“三無”老人和低收入高齡、失能老人服務需求的同時,面向全體老年人,開展延伸性服務、有償服務、上門服務等,也可以借鑒“幸福大院”“互助幸福院”等模式,倡導鄰里互助、老年人之間互助。二是大力支持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通過土地指標傾斜、稅費優惠、資金補貼、信貸支持等政策,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民間組織、慈善機構以及個人等社會力量,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興辦養老機構。

 ?。ㄋ模┙∪晟凭蛹茵B老服務網絡。引導和支持建立以企業、機構為主體,社區為紐帶,滿足老年人各種服務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鼓勵和支持社會投資興辦以老年人為對象的老年生活照顧、精神慰藉、家政服務、心理咨詢、康復服務、簡單就醫、水電維修、緊急救援等養老服務業,為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

 ?。ㄎ澹┘訌姳O督管理,注重養老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建立健全行業管理制度。研究制定適合我縣實際的《養老服務機構管理辦法》等,明確服務內容、服務要求、服務形式,推動養老服務和管理的"規范化建設。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管工作,建立健全行業準入、投訴受理以及推出機制,提高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水*。二是注重養老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等職能部門要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門人才。依托職業學校和養老機構建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加強老年護理人員專業培訓,對符合條件的參加養老護理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從業人員按規定給予相關補貼。對在養老機構就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執行與醫療機構、福利機構相同的執業資格、注冊考核政策。在養老機構和社區開放公益性崗位,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從事養老服務。

 ?。┒啻氩⑴e,建立健全養老保障體系。一是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建立“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做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與五保供養、城鄉低保制度的銜接、配套,確保將城鄉符合低保條件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實現應保盡保并認真落實各類措施。二是建立完善老年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制度,開設老年??坪筒》?。大力建設醫療保健站和康復護理中心,向老年人提供優質低價的服務。落實老年人就醫優先、優惠的政策。逐步完善以醫療*門為指導,以醫療衛生設施為支撐,以醫務工作者為主的縣、鄉(鎮)、村(社區)老年醫療預防保健體系。三是建立完善老年文體教育體系。廣泛開展老年文化活動,加大老年文化宣傳工作力度,利用“重陽節”等老年人節日,組織老年人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加快老年協會、老年體育協會、老年活動中心等組織建設,活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加大*投入力度,推動養老服務業深入發展。對于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站,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縣財政對其設備購置和運行要進行補貼。五是建立農村敬老院運行經費及五保老人保障標準增長機制。全力推動養老服務業規模壯大、水*提升。

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3

  根據縣委、縣*、縣*年度協商計劃安排,縣*自8月中旬起,組織開展了全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的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后赴堯渡、東流、香隅等地,實地了解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以座談的形式聽取了3個鄉鎮和縣民政、衛生等部門的介紹和工作意見,并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F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

  據調查統計,截至到目前,我縣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8.6萬人,占總人口的15.8%;65歲以上老年人口5.8萬人,占總人口的10.7%。預計到20xx年,全縣60歲以上老年人數將達到9.5萬人左右,占總人口的17%;65歲以上老年人數將達到6.6萬人左右,占總人口的12%。比例遠高于現行國際通行的老齡化社會標準(按照國際通行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或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7%,即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說明我縣已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

  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問題已引起縣委、縣*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縣*委員多份提案、社情民意涉及養老服務業,縣*積極貫徹《安徽省人民*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皖政〔xx〕60號)和《池州市人民*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池政〔xx〕4號)文件精神,在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方面,做了積極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ㄒ唬┏雠_了相關政策措施

  縣委、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養老福利政策,高度重視養老服務業發展。根據國家和省、市*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出臺了《東至縣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東政〔xx〕15號),對全縣養老服務工作的體系框架、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等方面作了明確要求,并對各項目標任務進行了分解落實,明確了責任單位、牽頭單位和時序進度,為加快我縣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和保障。

 ?。ǘ┘涌炝斯k養老機構建設

  近年來,縣委、縣*緊緊抓住“夕陽紅工程”建設機遇,通過財政投入、福彩公益金資助、上級項目支持等途徑,先后投入6000多萬元,新建或改擴建21所農村敬老院,總床位達到3116張;投資2400萬元在縣城新建一所社會福利中心,占地10畝,建筑面積5100*方米,擁有床位168張。公辦養老機構已形成一定規模。

 ?。ㄈ┨剿髁硕鄻踊B老服務

  一是拓展敬老院社會化養老。xx年以來,先后在堯渡、東流等13個鄉鎮敬老院,利用空置床位,劃設一個院落或一個區域,開展社會化養老,共收養老人50余人;二是探索開展社區養老服務。在東流鎮菊江社區、大渡口鎮渡口社區、堯渡鎮梅林社區建設社區日間照料站,可添置日托床位190張;三是探索“醫養結合”模式。利用縣社會福利中心老年公寓和中醫院的醫療資源,成立了“東至縣中醫院老年養護中心”;四是鼓勵社會民間力量進入養老服務業。目前有3家民辦養老所正在申請和建設之中。

金馬文秘網 www.humola.com

Copyright © 2013-2023 . 金馬文秘網 版權所有

Powered by 金馬文秘網 ?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黑ICP備13000207號-3

Top
无码在线观看公司